(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该批毁损原材料应转出的进项税额=40×17%=6.8(万元)。
2. D
【解析】企业当月预交当月增值税,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不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3.B
【解析】进项税额=30000×13%+1000×7%=3970(元)。
4.C
【解析】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所支付的消费税记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应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5.D
【解析】离退休人员不属于在职员工,其工资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6.B
【解析】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税记入营业外收入。
7.D
【解析】当期应该交纳的增值税=78750÷(1+6%)× 6%=4457.55(元)。注意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
8.C
【解析】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金有: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
9.D
【解析】该应付票据6月30日的账面价值=225000+225000×5%×3/12=227812.5(元)。
10.B
【解析】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11.A
【解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是计入“管理费用”的四个税种。其中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核算,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耕地占用税也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所以当期影响“应交税费”科目的金额是3+2=5(万元)。
12.C
【解析】按照税法规定,如果属于购入原材料时就知道该原材料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则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应直接计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本题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购入时计划是用于正常的生产加工,则购入时将增值税计入进项税额,但后来企业改变用途,用于了非应税项目,则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出。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用于连续生产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在“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的借方反映,不记入材料成本。
2.AB
【解析】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成品及以产成品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3.ABCDE
【解析】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下称“辞退福利”);(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4.BCDE
【解析】购入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5.ABCDE
【解析】这四项均为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
6.ACD
【解析】应付职工工资、生育保险费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7.BD
【解析】未转换股份时,会计核算与普通债券相同,正常计提利息和进行溢折价摊销。转换股份时,应确认转换日尚未确认的利息,然后按债券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转换损益。
8.BCD
【解析】应付经营租赁款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其余项目通过长期应付款核算。
9.AB
【解析】企业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科目的“面值”明细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10.ABCD
【解析】辞退福利不能在实际支付时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而是在满足负债确认条件时入账;其余表述正确。
11.BCD
【解析】
A:一般纳税企业进口货物交纳的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
B:一般纳税企业进口货物交纳的关税计入存货的成本;
C: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农产品时代扣代缴的农业特产税计入存货成本;
D:企业在收购未税矿产品时,按实际支付的收购款,记:
借:材料采购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按代扣代缴的资源税税额,记:
借:材料采购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企业按规定缴纳代扣的资源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银行存款
E: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交税费”。
12.AC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长期借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1.【答案】
(1)企业收到的债券款
借:银行存款 11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1150 000
(2)2007年10月底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
=l 150 000×6%÷12×10=57 500(元)
借:财务费用 57 500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57 500
(3)偿还短期债券本息时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1 207 500
贷:银行存款 1 207 500
2.【答案】
(1)2007年1月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10524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2400
(2)计算各期利息费用
各期溢价摊销额:债券面值×债券利率—期初债券账面价值×市场利率
第一期溢价摊销额=1 000 000元×5%-1 052 400元×4%=7 904元
第二期溢价摊销额=1 000 000元×5%-(1 052 400-7 904)元×4%=8 220.16元
以后各期计算依此类推。
2007年6月30日计提利息
根据溢价摊销表,作第一期摊销数及计提利息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42 096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 904
贷:应付利息 50 000
每期支付债券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其他各期会计分录同上)
(3)债券到期还本时,作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3.【答案】
(1)购入原材料
借:在途物资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2)购入免税农产品,可以按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进项税额=66000×13%=8580(元)
借:原材料 574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80
贷:银行存款 66000
(3)材料验收入库并结算运费(扣除率按7%计算)
借:在途物资 297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240
贷:银行存款 32000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200000+29760) 229760
贷:在途物资 229760
(4)缴上月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40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0
(5)收到投资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
贷:实收资本 1170000
(6)用自产产品对外投资,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5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
tag: 会计,试题,历年真题,题库,注册会计师考试 - 注册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 -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