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按季计算汇兑差额。按季计提借款利息。按季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每季按90天计算,每月按30天计算),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2008年第一季度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和事项: (1)为建造A生产线,2008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20000万美元(不属于专门借款),借入款项已以外币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2元人民币。该借款的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8%,按单利计算,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2)A生产线的建造采用部分外包方式,工程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动工。1月1日以外币存款支付A生产线建造进度款1000万美元。 (3)1月1日,自国外购入A生产线所需待安装设备,支付设备价款500万美元。 (4)1月20日,将30万美元向银行兑换人民币,兑换取得的人民币已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元人民币,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7.23元人民币。(5)2月6日,从国外购入生产用原材料500万美元,为购进该原材料支付进口关税250万元人民币、进口增值税400万元人民币。进口原材料发生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已以人民币银行存款支付;进口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外币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 (6)3月1日,以外币存款支付A生产线建造进度款24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6元人民币。(7)3月2日,收到甲外商第一次外币出资1000万美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8元人民币。 (8)3月10日,收到甲外商第二次外币出资2000万美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 (9)3月20日,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往国外,该批产品合同销售价格为6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4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收到。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10)3月25日,收到2007年12月发生的外币应收账款3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0元人民币。 (11)3月31日,为建造A生产线,聘请国外企业技术人员发生工资费用计3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2元人民币,款项尚未支付。 2008年第二季度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和事项: (1)4月15日,以外币存款支付第一季度发生的应付国外企业技术人员的工资费用3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3元人民币。(2)6月1日,以外币存款支付A生产线建造进度款20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4元人民币。 (3)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 2008年第三季度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和事项:(1)7月1日,因工程所需特种材料没有得到及时供应,A生产建造工程被迫停工。至9月30日仍未恢复建设。(2)除外币借款利息外,该季度未发生其他外币业务。 (3)9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6元人民币。 2008年第四季度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和事项:(1)10月15日,A生产线建造工程恢复建设。 (2)11月1日,以外币存款支付A生产线建造进度款3000万美元,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 (3)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28元人民币。 其他相关资料: (1)上述用于A生产线构建的外币支出均以外币借款支付。 (2)A生产线的实体建造工程(包括安装)于2008年12月31日全部完成且试运行正常。该生产线于2009年1月15日办理竣工决算,2009年2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3)甲公司有关外币账户2007年12月31日的期末余额如下:
要求: (1)指出甲公司A生产线构建项目中,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的时点。(2)编制甲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与外币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3)分别计算2008年3月31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美元账户产生的汇兑差额,并合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4)计算第一季度应计提的外币借款利息、构建A生产线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及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计算中涉及美元折算时使用当期期末汇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5)计算第二季度与外币借款本息相关的汇兑差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6)编制第三季度与外币借款利息费用相关的会计分录(计算中涉及美元折算时使用当期期末汇率)。(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4、兰科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前所得税一直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兰科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兰科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兰科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兰科公司未按规定在9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7年9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0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10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4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6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兰科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兰科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假定税法计提折旧的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制度一致。
②2007年2月,兰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为期3年、500万元的劳务合同,预计合同总成本400万元,营业税税率3%,兰科公司用完工百分比法(按已完全工作的测量确定完工百分比)核算长期合同的收入和成本。至2007年12月31日,兰科公司估计完成劳务总量的20%,并按此确认了损益。 兰科公司经修订的进度报表表明原估计有误,2007年12月31日已完成合同的30%,款项未结算。假定此项业务不考虑坏账准备。
③2008年3月28日,兰科公司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兰科公司根据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将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作为盈余公积,将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作为应付股利,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调整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④兰科公司发现2007年度漏记某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200万元,金额较大。至2007年12月31日,该生产设备生产的已完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
tag: 会计,试题,历年真题,题库,注册会计师考试 - 注册会计师考试模拟试题 -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