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互换是两个交易对手相互交换的一组资金流量,( )。
A.涉及本金的交换和利息支付方式的交换
B.涉及本金的交换,不涉及利息支付方式的交换
C.不涉及本金的交换,涉及利息支付方式的交换
D.不涉及本金的交换,也不涉及利息支付方式的交换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C
利率互换交换的只有利率,没有本金。
2.( )是指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
A.名义价值
B.市场价值
C.公允价值
D.市值重估价值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
区分这几种价值的含义。名义价值就是账面上的价值,都是历史成本反映出来的
3.在市场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因素的频繁波动,( )一般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A.名义价值
B.市场价值
C.公允价值
D.市值重估价值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从字面上看,“名义”是最不具有实质意义的,考虑A为本题答案。事实上,在这四种价值中,B、C、D对市场价格的依赖性很强,只有名义价值是根据历史成本反映出来的,所以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4.下列关于即期净敞口头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指计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所形成的敞口头寸
B.等于表内的即期负债减去即期资产
C.不包括变化较小的结构性资产或负债
D.不包括未到交割日的现货合约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B
记忆题。一般来说,缺口或者敞口,都是资产减负债, B应为表内的即期资产减去即期负债。
5.商业银行应当如何选取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方法?( )
A.选定某一种方法,便一以贯之的采用
B.流动性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应当选用较高级的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管理水平低的银行应当选取较初级的流动性指标分析法和现金流分析法
C.商业银行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流动性风险的评估办法来评价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D.以上都不对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C
不论是什么规模的银行,不论管理水平高低,只采取一秭或者某几种方法是不能全面评估风险的,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想要全面综合地评价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最好同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6.影响金融工具久期的因素不包括( )。
A.金融工具的到期日
B.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 的时间长短
C.到期日之前支付金额的大小
D.金融工具的发行日期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考生如果知道久期的计算公式,可以很快做答。D中发行日 期不会对久期有什么影响,久期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因此有影响的是距离到期日的时间。
7.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攀彀再贷款浮息制度,这样做是为了( )。
A.扩大货币流通量
B.敦促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对流动性风险管囊的有关成本/收益进行科学分析,制定科学的流动性管理方案
C.提高商业银行业的信誉度
D.紧缩货币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B
题干中没有说明是提高还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提高,可以由紧缩货币的效果,如果降低,则有扩大货币流通量的效果。但是题干中只说明是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及再贷款浮息制度,这样的目的就不是A或D。C显然错误,提高信誉度是依靠各家银行自身的管理,只有B是正确的,是为了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
8.下列有关利率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下降时,银行的未来收益将减少
B.存款人根据利率变动重新安排存款,借款人根据利率变动重新安排贷款,银行收益不受影响
C.银行利用5年期的政府债券的空头头寸为l0年期政府债券的多头头寸进行保值,就不会存在收益率曲线风险
D.当利率敏感性负债与利率敏感性资产的重新定价期限完全相同时,银行同样可能面临基准风险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本题最明显的错误选项是C,风险会一直存在。然后分析其他选项,在A中,利率下降时,银行的未来收益将增加,因为短期存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变少了,而长期贷款所得到的利息还是按以前的利率计算的。B中,存款人和借款人的重新安排是会影响银行的收益的。
9.下列关于操作风险的人员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部欺诈原因类别可分成未经授权的活动、盗窃和欺诈两类
B.违反用工法造成损失的原因包括劳资关系、安全/环境、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
C.员工越权行为包括滥用职权、对客户交易进行误导或者支配超出其权限的资金额度,或者从事未经授权的交易等,致使商业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
D.缺乏足够的后援人员,相关信息缺乏共享和文档记录及缺乏岗位轮换制等是员工知识技能匮乏造成风险晦体现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本题所列举的各种因素还是比较容易分类的。D中缺乏后援人员,显然不是员工知识技能匮乏的体现,而是核心雇员流失造成风险的体现。
10.《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三种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其中风险敏感度最高的是( )。
A.高级计量法
B.标准法
C.基本指标法
D.内部评级法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按照从简单到高级的顺序记忆这三种方法就是基本标准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11.采用基本指标法的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 )。
A.前五年中各年总收入乘以一个固定比例加总后的平均值
B.前五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乘以一个固定比例加总后的平均值
C.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乘以一个固定比例加总后的平均值
D.前三年中各年总收入乘以一个固定比例加总后的平均值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C
记忆题,“三年的正总收入”是经常考查的地方。
12.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内部环境因素不包括( )。
A.公司治理结构
B.合规文化
C.信息系统建设
D.外部控制体系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题干中指明是“内部环境因素”了,所以外部控制体系就排除在外。
13.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要遵循( )的原则。
A.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标准化
B.主观性、全面性、静态性、标准化
C.主观性、全面性、动态性、标准化
D.客观性、全面性、静态性、标准化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对比选项,在收集数据时,客观性一定是要好于主观性的,排除BC。然后对比AD中的动态化和静态化,自然动态化的数据更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和分析,所以选出A。
14.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操作风险具体可划分为非流程风险、流程环节风险和 ( )。
A.控制派生风险
B.人力资源配置不当风险
C.系统性风险
D.操作失误风险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操作风险评估的原则之一是由表及里,操作风险具体可划分为非流程风险、流程环节风险和控制派生风险。非流程风险是由政策、管理模式等系统原因产生的;流程环节风险是流程环节所固有的操作风险因素;控制派生风险是流程中控制环节所派生的操作风险因素。B是非流程风险中的一种;D是流程环节中的一种。C系统性风险是指风险波及范围较大的风险。
15.( )是目前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主要方法中适用最广泛、最成熟的。
A.自我评估法
B.损失事件数据方法
C.流程图
D.情景分析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A
通过一句话记住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三个方法:“自我”按照“流程图”收集“损失事件数据”。
16.每位员工依据本岗位工作职责以及体系文件、场所文件,识别本岗位各项工作环节中的风险点及对应的控制措施,初步评估风险程度和控制措施,并提出控制优化的建议。这一步骤的工作属于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评估工作流程的( )阶段。
A.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
B.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
C.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
D.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B
题干上来就点明是“每位员工”,对照选项,B的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最贴合题意。B是第一步,C是第二步,A是第三步,D是第四步,第五步是报告自我评估工作和日常监控。
17.( )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类,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A.资金交易业务
B.柜台业务
C.个人信贷业务
D.代理业务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题干中出现了“委托”、“代为办理”,很明显这是代理业务。选D。
18.《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商业银行提供三种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其中不包括( )。
A.高级计量法
B .标准法
C.基本指标法
D.内部评级法
【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对信用风险计量的方法。考生可以注意,提到“评级”一般就是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或者计量。另外,A、B、C是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要求考生对这三种方法一起记忆,通常它们会一起出现。
19.在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中,( )的原理是,将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划分为八类产品线,对每一类产品线规定不同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系数,并分别求出对应的资本,然后加总八类产品线的资:本,即可得到商业银行总体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A.高级计量法
B.基本指标法
C.标准法
D.内部评级法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C
题干所述正是标准法的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按标准把业务划分为八类产品线计算风险资本。
20.操作风险评估过程一般从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其遵循的原则一般包括( )
A.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和从已知到未知
B.由表及里、自上而下和从已知到未知
C.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和从已知到未知
D.由表及里、自上而下和从已知到未知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B
所遵循的原则实际上是有逻辑关系的:由表及里是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自下而上是一般管理评估的开展顺序,先基层开始收集数据,然后逐级申报;从已知到 未知,就是从历史推测未来。
21.在自我评估法中,下列操作风险 与内部控制评估的工作流程各阶段,按 照先后顺序排序结果是( )。
(1)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
(2)控制活动识别与评估
(3)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
(4)报告自我评估工作与日常监 控
(5)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于评估
A.(1)(2)(3)(4)(5)
B.(4)(1)(5)(3)(2)
C.(4)(2)(3)(1)(5)
D.(1)(5)(2)(3)(4)
【答案与解析】正确答案:D
整个过程描述的是自我评估法,所以 (4)报告自我评估工作与}1常监督应该是整个自我评估的最后一步,仅此就可以考虑D为正确选项;然后我们 可以从第一步开始验证,(1)比(4)更贴近第一步,而第二 步就进行研究控制活动时间显得过早,应该是先进行(5),然后通过(2)的评估来进行(3)、所以整个过稃就是(1)、(5)、(2)、(3)、(4)、确保D的准确性。
tag: 风险管理,试题,历年真题,题库,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