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毕业生轻松求职网公文频道工作总结计划工作总结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工作总结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工作总结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工作总结

03-28 11:25:47  浏览次数:892次  栏目:工作总结
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模板,http://www.qiuzhi56.com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工作总结,http://www.qiuzhi56.com

狠抓“三个落实” 确保“两个安全”
全面推动质监事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局“一三五七九”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完善措施求突破,创新思路谋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围绕优化环境,突出执法地位,全面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行政执法是推动质量认证认可、产品定检以及特种设备报检等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有效手段。今年我们重点抓了“一项制度”,突出“两个安全”,强化“三项措施”。
    (一)“一项制度”,即: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全面落实责任制
    今春伊始,我局便把打假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工作目标,从局领导到股所队长,从股所长到一般干部,层层签定行政执法责任状和打假目标责任状,并将全县分为6个责任区,每个综合执法股室负责一个责任区,安全监察股负责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并明确主管领导。同时,为进一步严格落实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区域性产品整治力度,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我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区域性产品生产企业分包责任人管理规定》,行政执法人员与区域性产品生产企业结对帮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以致所分包企业出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或出现其他质量、安全事故,依规定对分包企业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两个安全”,即:全力打好食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攻坚战,确保“两个安全”
    1、建立科学、准确、迅速、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管理分析系统,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今年,我局一直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
(1)摸清底码,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展开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进村、进乡、进企业,挨家挨户登记造册,摸清本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所加工产品的类别、规模和质量状况。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品种多少,都认真登记、汇总,搜集第一手信息,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台帐,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化管理。截止目前,共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台帐178家,其中涉及市场准入企业87家,已取证企业27家,已通过验收7家,已申请待验收6家。
(2)在建立档案基础上,与食品加工企业逐一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和承诺书,明确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每个责任区聘请2名质量监督员,在宣传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同时,对小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义务监督,举报区域内制售假冒伪劣行为。
(3)按照“疏导、扶持、帮助、规范”的原则,将企业分成A、B、C三类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具有较完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列为A类,实行重点扶持,使其成为县域的骨干企业;对具有一定规模,但在管理和设备方面存在缺陷的企业定为B类,允许企业边生产边整改,如限期内不能通过验收的,降为C类;对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能力或无照生产,特别是掺杂使假的企业列为C类,我局提请政府进行关停并转。今年以来,共取缔不符合要求的小酿造(酱油、醋)厂4家。通过分类,全县A类企业10 家,B类企业116家,C类企业52家。
    2、加强安全监察力度,确保生产生活安全。今年,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以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在用特种设备、供热锅炉、小洗浴、起重机械等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十余次专项治理整顿行动,使全县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开展小洗浴锅炉专项整治。组织召开小洗浴锅炉专项整治会议,对全县小洗浴在用锅炉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检查锅炉45台,排除事故隐患30处,封停锅炉5台。
(2)开展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在用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对全县14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部分设备为非法制造的“土锅炉”、未办理注册登记,部分设备超期未检,司炉工无证上岗。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并将6台非法制造的土锅炉进行封停,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已有5家企业更新了设备,10名司炉工参加了培训,3台锅炉完善了使用手续,办理了注册登记。
(3)开展羽绒加工企业锅炉专项治理整顿。今年4月,为提升管理水平,保障设备安全 运行,对全县30余家羽绒加工企业治理整顿。发现企业存在设备的日常管理不能到位、设备超期不检、司炉人员未经培训上岗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并对不按规定检验继续使用的进行处罚,强制检验,先后共检验锅炉34台,提高了企业法律意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4)开展“两会” 期间安全专项治理整顿行动。重点检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情况。此次行动共检查重大危险源、重点安全防护单位31家,检查重点设备45台,对3家特种设备存在隐患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下达了安全监察指令书。 同时,积极开展气瓶托管工作,全县气瓶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截止目前,共托管气瓶16000余只,占气瓶总数的39%。帮助石油液化气站、氧气站、天然气公司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并与560家企业签订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
        (5)扎实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我县铸造业是起重机械使用大户,但存在多年未检,带病运行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我局集中力量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整顿,检查企业8家,封停起重机械设备8台,排除安全事故隐患20余处,并对其余存在隐患设备下达了整改通知。目前,已有4家企业重新购置了设备,并进行了验收和注册登记。
       (6)多方联手,通力合作,开展危险化学品气瓶及液化石油气钢瓶联合检查。11月中旬,依据市局文件要求,我局联合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对我县涉及气瓶充装、储存、运输、经营等25家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气瓶1104只,液氧储罐4台,液化石油气储罐13台。
    (三)“三项措施”:一是树立“大稽查”思想,全县上下联动,积极开展联合打假行动。今年,按照省、市打假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坚持“打保结合,重点治理”的工作思路,先后开展了酒业、食品、农资、 建材、汽车配件、集贸市场等十余项专项打假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与周边县、市质监部门建立打假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三是争取当地县委、政府支持,并与检察院、公安等有关部门和名优企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制假行为。截止目前,共查办各类案件830起,查处伪造生产日期农药、假冒磷酸二铵等大要案十余起,查获假冒名优白酒300箱、假冒化肥3.8吨、伪造生产日期农药218箱、小轧钢30吨、不符合标准水泥60吨,端掉造假窝点6个,没收假冒包装400套,涉案货值240.92万元,共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
    二、坚持抢抓机遇,大力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技术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技术机构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适应当前技术机构改革发展的要求,我局抢抓机遇,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搭建新的事业发展平台,增强了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质监事业发展后劲。
   (一)集中力量,加强实验室建设。设备老化、技术水平落后、检验检测区域面窄已成为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局领导班子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克服资金短缺困难,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对实验室进行重点规划和科学设计,并亲自联系设备,购买仪器。目前,食品卫生实验室已正式投入使用,检验水平大大提高,为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了技术设备资金投入,拓宽服务领域。今年共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热培养箱、生物显微镜等检测设备;开拓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致病菌的检验,同时具备了防腐剂、增白剂、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百姓关注的食品热点问题的检验能力。截止目前,共完成产品质量检验1400批次,综合合格率92%,比去年同期增长2%;检测计量器具12000台(件),同比提高6%。同时,与企业共同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的液化气钢瓶和无缝气瓶检验站,目前已完全投入使用,为全县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有效避免了液化气钢瓶安全事故的发生。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特种设备检验率显著提高。今年共检验锅炉158台、定验率达100% ,压力容器70台、定检率达80% ,电梯30部、定检率100%,起重机械60台、定检率70% ,厂内机动车20 台、定检率 70% ,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   

[1] [2]  下一页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