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l.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处理,违背了税法适用原则中的( )。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2页。
考核目的:税法适用原则的运用。
2.如果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或其他方法减少计税依据,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以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
a.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b.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
d.实质课税原则
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1页。
考核目的:税法基本原则的运用。
3.税收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下列税法属于税收法规的是( )。
a.个人所得税法
b.增值税暂行条例
c.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d.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9页。
考核目的:税法的分类及税法的效力。
4.下列职权中不属于税务机关职权的是( )。
a.税收检查权
b.税收行政立法权
c.代位权和撤销权
d.税收法律立法权
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31页。
考核目的: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
5.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和标志是( )。
a.税法的公布
b.税法的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的发生
d.税法草案的提出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34页。
考核目的: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
6.下列关于税务登记的表述存在错误的是( )。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批准停业,应当在恢复生产、经营后,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的申请
b.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c.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变更登记之日起对日内办理税务变更登记
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36页。
考核目的:税务登记制度
7.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并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b.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并处以应扣末扣、应收本收税款的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c.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d.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48页
考核目的:税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8.某企业某年度取得应税利润600万元,销售收入1600万元,如果以应税利润为征税对象,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形式(税率表如下),则该企业本年应纳税额为( )万元。
级数 销售利润率 税率
1 5%以下 0
2 5%-10%(含) 5%
3 10%-20%(含) 10%
4 20%-35%(含) 20%
5 35%以上 355
a.210 b.560
c.162 d.82
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61页
考核目的:超率累进税率的运用
计算过程:销售利润率=600÷1600=37.5%
应纳税额=1600×5%×0+1600×5%×5%+1600×10%×10%+1600×15%×20%+1600×(37.5%-35%)×35%=82(万元)
9.假设某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8000元,免征额为800元,税率为20%,若规定计税依据超过20000-30000元的部分,加征2成,超过30000-4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超过40000元以上的部分,加征10成。则该人应纳税额为( )元。
a.12600 b.12280
c.19200 d.18880
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67页
考核目的:免征额和加成征收的理解及计算。
计算过程:应纳税额=20000×20%+10000×20%×(1+20%)+10000×20%×(1+50%)+(48000-800-40000)×20%×(1+100%)=12280(元)
10.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建立后首次通过的税收法律是( )。
a.《关于统一全国税收的决定》
b.《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c.《文化娱乐税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71页
考核目的:我国税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11.国家在设计增值税税收制度时,不考虑或基本不考虑税收制度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而是由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政府不予干预,从而使增值税呈现的特征是( )。
a.具有中性税收性质
b.税负具有转嫁性;
c.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
d.征收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
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89页
考核目的:增值税的特点。
12.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
a.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b.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活动
c.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d.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页。
考核目的:税收本质。
13.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的是( )。
a.个人销售自建自用的住房
b.保险公司开展的1年期以上的财产保险业务
c.下岗职工为社区提供用出租汽车接送学生的劳务
d.公园销售门票取得的收入
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81页
考核目的:营业税减免税规定。
14.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6月把资产盘点过程中不需用的部分资产进行处理:销售已经使用4年的机器设备,取得收入9200元(原值为90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交消费税的机动车2辆,分别取得收入l1000元(原值为40000元)和64000元(原值为56000元);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库存末使用的钢材取得收入35000元,该企业上述业务应纳增值税为( )元。(以上收入均为含税收入)
a.6916.24 b.5594.70
c.6493.16 d.6316.24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37、138页
考核目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和销售库存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过程:9200÷(1+4%)×4%÷2=176.92(元)
64000÷(1+4%)×4%÷2=1230.77(元)
35000÷(1+17%)×17%=5085.47(元)
应纳增值税=176.92+1230.77+5085.47=6493.16(元)
15.某软件开发企业2003年3月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取得销售额68000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月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为1346元;支付运费300元,取得的国有运输企业开具的运费发票上列示:运输费用200元,保管费60元,押运费40元。该企业上述业务实际应负担的增值税为( )元。
a.10200 b.2040
c.10193 d.2010
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40、147页。
考核目的:运费进项税额的确定,软件开发企业销售自产软件产品的税收优惠。
计算过程:应纳税额=68000×17%-1346-200×7%=10200(元)
实际税负=10200÷68000=15%
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实际应纳税额=68000×3%=2040(元)
16.某运输企业2002年4月取得运输收入60万元,联运收入200万元,其中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承运费150万元,该运输企业2002年4月应纳的营业税为( )万元。
a.7.8 b.3.3
c.1.8 d.1.5
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13、114页
考核目的:交通运输业计税依据的确定
计算过程:(60+200-150)×3%=3.3(万元)
17.某药店(一般纳税人)2002年6月向患者销售药品(非避孕药品)及医疗器械取得收入36800元,向外地某药店批发药品(非避孕药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避孕药品和用具取得收入5800元,药店请专家为顾客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取得咨询收入6800元(单独核算);本月购进药品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9450元。该药店本月应纳的增值税为( )元。(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5239.75 b.6227.78
c.4397.01 d.5385.04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14、135、145页。
考核目的:含销销售额的换算、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增值税免税规定。
计算过程:[36800÷(1+17%)+50000]×17%-9450=4397.01(元)
18.边际税率是指( )。
a.税法直接规定的税率
b.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
c.实际缴纳税额占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
d.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的这部分收入所缴纳的税额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63页。
考核目的:税率的各种形式及特征。
19.某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02年8月从国内购进生产用的钢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68000元,已支付运费5800元并取得符合规定的运输发票,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免税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13200元人民币,材料均已验收入库;本月内销货物的销售额为150000元,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为42000美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题中的价格均为不含税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13%,汇率为1:8.3)
a.应退增值税45318元,免抵增值税额0元
b.应退增值税37466元,免抵增值税额6136元
c.应退增值税24050元,免抵增值税额19552元
d.应退增值税23967元,免抵增值税额19635元
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70、171页。
,2017年注册税务师《税法一》试题及答案tag: 税法一,试题,历年真题,题库,注册税务师考试 - 注册税务师考试模拟试题 - 税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