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硬盘的六个秘密
一款硬盘到底怎么算好,怎么才是实用,广告招帖上那么硬件指标究竟做何解?哪些才是重要的指标?
Tips: 在分析因素之前,我们先看看如图1的硬盘解剖图,了解一下硬盘的内在结构。
1.硬盘转速
大家在上图之中看到硬盘的磁盘是会旋转的,而磁头就是从高速旋转的磁盘之中读取数据。如果硬盘转得越快,自然数据读取的速度也越快了。硬盘转速的单位是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也就是每分钟转动多少圈。一般来说主流的PC台式机硬盘速度都在7200转左右,也有相当部分的台式机硬盘和笔记本硬盘是5400转。至于服务器专用的SCSI硬盘,转速大多数10000转左右。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从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单位是毫秒(ms)。平均寻道时间越短,读取速度自然越快,不过5MS~10MS之间的主流产品其性能差异并不大。
3.数据传输率
传输速率的单位是MB/s(MBPS)或Mbits/s,根据数据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与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就是指磁头与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则是指缓冲区与主机(即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最大传输速率取决于硬盘的接口,譬如流行Ultra ATA-100接口即代表外部最大传输速率理论可达100MB/s,Ultra ATA-133接口就代表外部最大传输速率理论可达133MB/s。而内部传输速率则是硬盘的真正数据传输能力,不过一般在选购的时候厂家都没有数据可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硬盘的实际传输率并不在硬盘指标中能获得,这个数值在当前销售的硬盘中都在100MB/s以下,大家只能到网上看评测文章了,考察此指标,则越高越好。
4.缓冲区容量(Cache)
一般俗称缓存大小,单位为MB。缓存的作用就是平衡内部与外部的传输速率,为了减少主机的等待时间,硬盘会将读取的资料先存入缓冲区,等全部读完或缓冲区填满后再以接口速率快速向主机发送。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缓存有了预取(Prefetch)、写缓存(Write Cache)、读缓存(Read Cache)、分段式缓存(Multiple Segment Cache)等功能。现在主流硬盘的缓存都是2MB~8MB之间,缓存容量越大,硬盘的读取速度也就越快哦!
5.单碟容量
这个指标是指硬盘内每张磁盘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内部传输速率也会越高。由于每个磁盘都有对应的磁头来读取数据,因此硬盘里面的磁盘数量越少,磁头数就少,读取大量数据的时间自然也就缩短了。现在一般的硬盘单碟容量都在60~80GB之间,也出现了100GB单碟容量的产品。就拿200GB的硬盘来说,如果单碟80GB,那么就要三个磁盘,而单碟容量100GB的就只有两个磁盘哦。
Tips: 增加硬盘的单碟容量有两个方法:提高道密度或者提高线密度,道密度是指一条磁道上磁记录介质的密度,线密度是指一张盘片上磁道的总数。同样单碟容量的盘面,如果线密度高,道密度就小;反之,道密度大。而真正决定硬盘速度的指标是道密度,很明显,这是因为只需要读取一条磁道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tag: 硬件故障问题,电脑故障维修,电脑故障分析,电脑培训学习 - 电脑故障 - 硬件故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