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毕业生轻松求职网公文频道工作总结计划工作总结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
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

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

01-29 02:03:40  浏览次数:197次  栏目:工作总结
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工作总结模板,http://www.qiuzhi56.com 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http://www.qiuzhi56.com

**市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局干部群众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市三大主题战略和六项重点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大台阶,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

 “十五”前四年(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完成322.8亿元、348.9亿元、396.8亿元和473.8亿元,年均增长11.5%,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20**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98.8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始终保持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态势。

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十五”期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和万元大关,20**年为8497元(合1027美元),20**年达到9628元(合1164美元),20**年为11450元(合1385美元),年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

二、三次产业持续协调发展,供应能力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十五”前四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粮食产量获得丰收,20**年粮食产量达到286万吨,比上年增长3.6%;20**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将达到310.8万吨,比上年增长8.7%。20**年与2000年相比,棉花产量出现新突破,增长1.5倍;蔬菜、水果、肉类、禽蛋产量均增长40%以上。20**年前三季度,蛋禽奶、蔬菜、果品、水产品等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牛奶、水产品、禽蛋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0.2%、18.4%和9.0%。

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工业在经济增长中主动力作用更为突出。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 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52.5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6个百分点。20**年1-10月份,工业增加值实现10.71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24.74%。

服务业取得新进展。“十五”前四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20**年增加值突破13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5%。20**年前三季度,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7.1%;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增长13.4%。

三、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主导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20**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瘦肉型猪、蔬菜、肉(奶)牛、林果四大主导产业贡献突出,实现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2%。

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年,全市特色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21.7亿元,增加值达到17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6.7%。与2000年相比,特色产业拥有企业(摊点)数增长25.3%,从业人员数增长49.6%,营业收入增长119.8%,增加值增长119.7%。其中,化工橡胶产业营业收入由94亿元增长到208.5亿元;玻璃钢产业营业收入由31亿元增长到65.6亿元;丝网产业营业收入由32.7亿元增长到75亿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00年的67%提高到80%;皮毛皮革产业营业收入由25.6亿元增长到78.5亿元,裘皮(服装)对俄贸易的90%来自衡水。

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续能力持续提升。

“十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的要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五”前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2亿元,是“九五”时期投资总和的2倍多,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2%提高到20**年的60%。谋划实施了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319个,完成投资443.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有980项建成投产。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90项,包括工业性项目295项,交通、能源项目17项,通讯项目3项,其他项目75项,总投资325亿元,完成投资201亿元,有291项建成投产。20**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增速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7.5亿元,同比增长39.6%。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49个,增加10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505个,增加99个。城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436个,占建设项目的79.4%,同比增加126个。

五、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力增强。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年底,全市民营企业有11万家,从业人员达到77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3万家、2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增加值279亿元,税金13.4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31.9%、100.7%和123.3%,年均分别增长23%、19%和22.2%。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缴税金占全部工商税收的比重分别达到85%和82%。截止到20**年9月底,我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1.8万家,从业人员86.2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万家、13.9万人,同比增长15.6%和19.3%;实现营业收入920.25亿元,增加值276.25亿元,税金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5.2%、21.6%和66.5%。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9.3%,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43.4%。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到20**年底,全市13个市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20家,固定资产投入135亿元,园区企业实现产值达到280亿元。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取得较大进展。20**年新增国家驰名商标一项、省著名商标6项、省名牌产品9项。

www.qiuzhi56.com

六、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以打造北方滨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围绕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并举,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环保城四城同创,探索具有**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十五”期间,市区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0亿元,先后规划实施了“126”、“621”、“642”、“168”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水、电、路、气、热、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20**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89万人增加到130万人,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新增450公顷,新增城市道路208.9公里,新增排水管线69.1公里,新增供水管线180.8公里,新增市区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城市化水平比2000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同时,坚持“特色兴县、产业兴镇”的思路,突出抓了冀州市、枣强大营、景县龙华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城镇建设,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是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电厂二期工程建成发电,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衡德、衡榆高速先后建成通车,并与石黄、京沪高速连接,交通优势进一步呈现,一级、二级公路达到1007公里,乡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21公里,20**年公路密度上升到全省第二位;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新修公路3774公里。

七、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

坚持“三外”并举,“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方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调整出口结构,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五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3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0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和66.1%。“十五”前四年,出口总值突破1亿美元、2亿美元、4亿美元和12亿美元,20**年达到12.7亿美元,是2000年的12.2倍,年均增速86.9%。外贸出口连续七年保持全省增速第一,出口绝对值由2000年的全省第8位上升到第3位。20**年,由于受到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我市外贸出口增速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出口绝对值为4.56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五位。“十五”期间,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由初期的不足7000万美元扩大到20**年10月份近1亿美元。

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和工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20**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9.2亿元,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4%,比“九五”时期增速提高4.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亿元,比2000年增长9.8%。20**年1-10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5.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30.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提高24%。2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4.4亿元,比2000年增长89.1%,年均增长17.3%。

九、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90元,比2000年增加2314元,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4元,比2000年增加655元,增长25.9%。20**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797元,比2000年增长34.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51元,增长29.3%。20**年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46.5元,比上年增加912.1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2元,比上年增加389元,同比增长17.7%。20**年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63.4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4.2元,增长18.7%。20**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16.4平方米和21.6平方米增加到21.5平方米和25.4平方米。

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五”期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三扎根”活动扎实推进,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四年获省级、市级科技成果232项,超过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高考成绩连续8年全省领先,冀县师范晋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衡水师专顺利实现专升本,结束了衡水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强化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7‰,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82天,占全年的77.3%。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整体推进。

www.qiuzhi56.com


,统计局“十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