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我算是比较奇特的。每个人的志向不一样。有些人想成为很伟大的作家,有些人想成为思想领导者。我的兴趣是,做一个好的平台,来实现我的一些想法,逐步来做大影响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
理财周报:你是天娱公司旗下的艺人,收入会占到你总收入的多少?
郭敬明:也不多。因为主要是,我不太接广告代言。找过来要我代言的品牌,我会去考虑,对我这个品牌到底是消耗还是帮助。如果这个品牌是互相借力的过程,我很愿意来做。如果只是单纯消耗的话,即使有几十万的收入,我们一般也就不接了。
理财周报:那在天娱主要会做什么呢?
郭敬明:其实在跟天娱合作的过程中,很多是在品牌规划,在做杂志出书方面可以配合我们的宣传,包括在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它会帮你接洽,谈一些商业上的合作。这点他们是对我们有帮助的。但是我也不会彻底把自己当作一个艺人去经营,因为对天娱来说,那也是不现实的,在艺人里面我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理财周报:你前段时间有带你旗下的作家去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也是天娱公司的安排?
郭敬明:正好我公司的作家身上有宣传期在,那个档期都在出书。因为我们的主题是,关于我和我的杂志,对我们的团队和出版作品也是一个宣传。
理财周报:你自己有没有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学习,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公司?
郭敬明:没有专业地去学校,但是平时看书看杂志会多一些。
理财周报:有没有在商业上比较崇拜的人物作为标杆?
郭敬明:这个倒没有。鼎鼎有名的人,能够被大家知道的都是很表面的,很虚的。我觉得更多的还是生活中的朋友对我的影响。比如说龙丹妮、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啊,我可能朋友圈子里是一些40多岁的成功人士居多,都是各行各业比较顶尖的人物。通过跟他们聊天,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另外,我财经杂志看得比文学杂志还要多一些。
理财周报:会看什么呢?
郭敬明:像一些财经周刊,房地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这些的。
理财周报:公司有没有到了需要资本扩张的阶段,会不会考虑运用融资的手段来发展壮大?
郭敬明:其实现在已经遇到这个问题了。去年,很多人,风投、基金各种资本都有,拿着钱来,说求你了,把我这笔钱花出去吧。
我的考虑是,目前我们公司的现金流不愁,也不需要有投入的东西,一定是要有一个项目急需用钱,那才会牺牲公司的股权让别人进来。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比较大的企划,一旦这个方案完成,我就会拿出来卖,让人来投钱。也在跟各种各样的资金方在聊,他们也很感兴趣。一两年之内,我可能就会做一个比较大的动作出来。
理财周报:是关于什么呢?
郭敬明:文化领域方面的,出版还是太小了。
理财周报:公司的股权是你一人独股吗?
郭敬明:没有独股,但是接近,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理财周报:作为83年出生的“80后”,你比同龄人更早地拥有了财富,你的财富观是怎样的?
郭敬明:我做这个公司,倒不一定是赚钱多少给我最大的满足,更在乎的是所做出来的事情产生的影响力,对我事业心的满足和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随之而来的一定会有财富。这是个结果,不是目标,也不是过程。对于我而言,有钱当然好,你可以过得更开心,父母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生活上不用去考虑那么多现实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你人生终极的目的,怎么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怎么在社会上留下你的印迹,才是最重要的。
“明年做到垄断的地位”
因为庞大的销量,所以我们的销售方式是每个月现款不退货。
所以说,资金上从来都没有面临过压力。
理财周报:当初怎么考虑到,从文化圈跨界从事商业,自己开公司?
郭敬明:大概因为从小是理科生,所以对于经济、金融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刚开始,我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作者,渐渐成名后,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在和出版社的沟通中,很多的出版环节我都可以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从最开始的“想要什么样的封面”,“想要什么样的排版”,“用什么样的纸张”到后期的市场定位,甚至这本书的成本是多少,怎么去印刷,这些都参与得越来越多。当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了解后,就发觉这些东西自己都可以来做。20xx年的时候,正好身边有几个朋友志同道合,就先尝试做了一个小的工作室。
理财周报:名字叫“岛”对吧?
郭敬明:对。然后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就用来积累各种经验,包括遇到各种困难。
理财周报:当时投了多少钱进去?
郭敬明:我们那个时候不用投钱,因为还是和出版社合作的。
理财周报:盈利方面呢?
郭敬明:一直都挺好的,但是不能跟现在比了。那个时候“岛”系列是两个月一本,还是简单地向作者拿版税,和出版社合作,我们负责找作者,策划和排版,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
理财周报:然后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从工作室转型做公司?
郭敬明:经过两年的积累,20xx年的时候觉得,各方面时机都挺好的,决定自己做一家公司。
那时候,我正好开始进入自己人生的新的阶段,从春风文艺出版社跳出来,和长江开始合作,我希望跟出版社有更多的合作,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在这样的前提下,涉足了这个领域。公司成立运作到现在是三年多的时间,也是在不断的发展。
理财周报:出版行业被公认是个烧钱的行业,有没有经历过比较艰难的阶段?
郭敬明:我们并不烧钱,我们经营的都是非常盈利的项目。《最小说》从诞生的第一个月就有了20多万、接近30万的销量,之后就一路发展,从30万到40万,到50万……
理财周报:现在销量是多少?
郭敬明:每个月两本,每本平均50万,接近一个月100万的销量。
因为庞大的销量,所以我们的销售方式是每个月现款不退货。所以说,资金上从来都没有面临过压力。
理财周报:对于《最小说》,有没有中长期的规划。
郭敬明:我们今年的刊态是上下半月刊两本,每本50万,加起来是100万的数量。然后明年做了一个计划,每个月只做一本,把现在两本的精华都浓缩到一本上。其实在商业价值上是牺牲了一部分的利润的。
理财周报:价格怎么定?是怎么考虑的?
郭敬明:明年一本只卖15块。
我们明年有个口号,要打造“中国青春文艺的阅读旗舰”,最后追求的目标就是,青春读物你只要看这一本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看其他的东西。我们希望用所有精华的卖点,集中到一本刊物上,让它占领更大的市场,接近做到垄断的地位。
理财周报:现在《最小说》在青春文学刊物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郭敬明:我们现在的占有率是60%-70%,但是希望将来占到80%,90%。把价格压低一点,让平台更宽广一点,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大一点。
理财周报:除了在做《最小说》这本杂志,你们公司还涉足什么其他方面?
郭敬明:现在在涉足漫画领域了。《最漫画》现在还是增刊,明年就会做成真正具备杂志形态的东西,但还是随《最小说》附送,我们准备再培养一年这个市场,然后才把它独立成单独的刊物出来。
另外,作家经纪是我们这边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们现在公司签约大概40个作家,出版他们的图书也是我们在制作杂志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理财周报:方不方便透露公司这几年的盈利状况?
郭敬明:你看我的收入大概就知道公司的情况了。公司还是挺不错的,公司的盈利占了我的大部分收入。
,“多栖富豪”郭敬明圈钱有术:从作家变身商人tag: 公司注册,注册公司流程,注册公司需要多少,个人创业指导 - 公司注册